各級各類學校要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律、法規(guī)和學校衛(wèi)生工作等相關制度要求,,結合實際情況,,通過預防性消毒、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三種辦法,做好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如教室,、食堂、寢室,、活動室,、盥洗室、教師辦公室,、音樂室,、圖書室、洗手間等)和人員,、物品的消毒工作,。
一、預防性消毒
在未發(fā)現(xiàn)明確感染源的情況下,,對可能受到病源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場所進行預防性消毒,。
(一)室內空氣消毒
1.及時打開門窗通風換氣,每日通風不少于 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鐘,。
2.有條件的學校,可采用固定或移動式紫外線燈定期進行紫外線燈照射消毒,。紫外線燈安裝量不少于 1.5 瓦/立方米,,安裝高度為 1.8~2.2 米,照射時間 30~60 分鐘,,消毒后及時通風換氣,。注意一定要在無人狀態(tài)下使用,。
3.定期對空調系統(tǒng)進行清洗,對回風口過濾網(wǎng)進行消毒,。采用全新風模式時,應關閉回風系統(tǒng),。
(二)教學生活環(huán)境和物體表面消毒
1.地面可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 1000mg/L)噴灑并拖拭,,每天至少 1 次,拖拭后用干燥清潔拖布擦干,,防止滑倒,。
2.講臺、課桌椅,、門窗把手,,樓梯扶手、校車車門把手,、車內座椅,、扶手、安全帶,、吊環(huán)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可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 500mg/L)噴灑并擦拭,每天至少早,、中,、晚各 1 次。擦拭 30 分鐘后,,用干燥清潔抹布擦拭干凈,。
3.餐桌桌面每日三餐前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 500mg/L)進行擦拭。
4.以上環(huán)境和表面消毒均須在無人時進行,。
5.使用后的抹布,,可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 250mg/L)或 0.1%碘伏溶液浸泡 30 分鐘,清洗晾干備用,。
(三)教具,、玩具消毒
1.定期在陽光下曝曬教具、玩具,,每次 3~6 小時,;除布制玩具外,也可使用擦拭消毒,;必要時暫停使用布質教具,、玩具。
2.塑料教具,、玩具可用二氧化氯消毒液(100mg/L)浸泡,、擦拭或噴灑,,15 分鐘后用清水沖洗或擦拭,每日 1~2 次,。
(四)餐飲具消毒
餐飲具應徹底清洗去污后,,可采用以下五種消毒方法:
1.放入煮沸水內持續(xù)加熱 15~30 分鐘。
2.在蒸汽中持續(xù)熏蒸 15~30 分鐘,。
3.使用遠紅外線消毒柜,,在 125℃下持續(xù)消毒 15~30 分鐘,溫度降至 40℃以下開箱使用,。
4.使用自動沖洗消毒洗碗機消毒,。
5.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 250~500mg/L)浸泡 30 分鐘后,清洗干凈備用,。
(五)衛(wèi)生間及衛(wèi)生清潔用具消毒
1. 衛(wèi)生間地面及墻面可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1000mg/L)噴灑或拖擦,,30 分鐘后用清水沖洗或擦拭,每日 2次,;
2.衛(wèi)生間清潔用品(拖把,、抹布等)使用后,可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 500mg/L)浸泡 30 分鐘后晾干,。
3.便器和痰盂可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 500~1000mg/L)浸泡 30 分鐘后,,沖洗干凈。
(六)被褥,、毛巾等織物消毒
可在直射陽光下曝曬3~6 小時,,或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 250~500mg/L)中浸泡 15~30 分鐘,取出用清水洗凈晾干,。
(七)醫(yī)療器材消毒
1.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應清潔后用 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 500mg/L)浸泡 30 分鐘,,清潔干燥備用,。
2.剪刀、鑷子等用 2%戊二醛浸泡 30 分鐘后,,用無菌水沖洗后使用,,有條件的可用壓力蒸汽滅菌設備消毒。
(八)手的衛(wèi)生消毒
1.在咳嗽或打噴嚏后,、制備食品前后,、餐前、觸摸眼睛等“易感”部位前,、便前便后,、接觸動物、接觸污染物品之后,或手臟后要及時認真洗手,。
2.洗手時,,用流水、肥皂搓洗 2~3 遍,,或用 75%酒精均勻噴灑,、涂擦后揉搓 1~2 遍。不方便用清水洗手時,,可取速干洗手液適量于手心,,均勻涂抹手心、手背,、手指和指縫,不斷揉搓,,直到干爽為止,。
(九)食物消毒
1.水果、蔬菜可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 100~500mg/L)浸泡 10~20 分鐘后,,用清水洗去殘留物,。
2.蛋類、雞和鴨肉類消毒保鮮,,可用 0.1%~0.2%過氧乙酸溶液浸泡 30 分鐘,,或用 100~200mg/L 二氧化氯溶液浸泡 5~10 分鐘,清水洗凈后備用,。
(十)飲用水消毒
1.自來水應煮沸消毒后使用,。
2.自備井水、二次供水等應按照有關部門要求,,由專業(yè)機構指導處理后煮沸飲用,。
二、隨時消毒
發(fā)現(xiàn)傳染病疑似病例后,,要在疾控部門指導下,,對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人員接觸過的環(huán)境、使用過的生活用品,、排泄物,、嘔吐物、運輸工具等進行隨時消毒,。
(一)地面和墻面消毒
對地面和墻面可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2000~3000mg/L)噴霧消毒,,噴液量:泥土面 150~300ml/m2,石灰墻面50~100ml/m2,,木板或水磨石等硬質地面10~50ml/m2,,消毒后及時清洗。
(二)生活用品消毒
可采用有效氯濃度為1000~2000mg/L 的含氯消毒劑消毒。消毒對象和方法見預防性消毒,。
(三)疑似病例剩余食物的消毒
可用20%漂白粉(含有效氯 25%)或含 1%有效氯的次氯酸鈉溶液浸泡消毒 2 小時后作廢物處理,。
(四)排泄物和嘔吐物消毒
1.可用 20%漂白粉(含有效氯 25%)或其它含氯消毒劑干粉與排泄物和嘔吐物混合,混合均勻后有效氯含量應達到12000~15000mg/L,,放置 2 小時,。
2.尿液亦用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劑干粉或乳液消毒,混勻后有效氯含量應達到 10000~15000mg/L,,放置 2 小時,。
3.對疑似病例的分泌物包括痰液、膿,、唾液等,,可加入等體積1%過氧乙酸或有效氯 20000mg/L 含氯消毒劑溶液消毒,作用 30~60 分鐘,。對干燥于物體表面的分泌物所用消毒劑溶液的濃度應加倍,。
4.被疑似病例排泄物、嘔吐物污染的臺面或地面,,可用有效氯濃度為 2000mg/L 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圍為嘔吐物周圍 2 米,作用 30 分鐘,,擦拭 2 遍,。
(五)疑似病例運輸工具消毒
運輸病人的車輛內外表面和空間,可用有效氯1000mg/L消毒劑溶液噴灑至表面濕潤,,作用 30 分鐘,。
三、終末消毒
發(fā)現(xiàn)的疑似病例送至醫(yī)院治療后,,學校應在屬地疾控機構指導下及時對環(huán)境進行終末消毒,。
四、常用含氯消毒劑配制及注意事項
(一)有效氯濃度500mg/L 的含氯消毒劑配制方法
1.84 消毒液(有效氯含量 5%):按 1 份消毒液加 100 份水比例稀釋,。
2.消毒粉(有效氯含量 12~13%,,20 克/包):1 包消毒粉加 4.8 升水。
3.優(yōu)氯凈(有效氯含量 60~64%,,10 克/包):1 包優(yōu)氯凈加 12 升水,。
4.含氯泡騰片(有效氯含量 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 1 升水。
其他濃度的含氯消毒劑參照上述標準配制,。其他消毒劑,,如二氧化氯、季銨鹽類,,按產(chǎn)品說明配制和使用,。
(二)注意事項
1.含氯消毒劑使用時應注意現(xiàn)用現(xiàn)配。
2.做好個人防護。消毒人員在配置和使用化學消毒劑時,,應做好個人防護,,穿工作服、戴長袖橡膠手套,、護目鏡和口罩,。消毒完成后立即洗手。如不慎濺入眼睛,,應立即用水清洗,,嚴重者應就醫(yī)。
3.置于陰涼,、干燥處密封保存,,遠離火源。避免兒童接觸,。不可與潔廁靈等同時使用,。
4.根據(jù)學校實際,正確選擇經(jīng)濟,、方便、有效的消毒方法,。
5.按照說明書配制消毒液,,確保消毒劑在有效期內使用。消毒藥械應符合國家消毒產(chǎn)品相關要求,。
6.酒精等醇類消毒劑使用,、存放時應遠離火源。
校醫(yī)院
2021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