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2008年度科研成果匯總:
論文,、著作
序號
|
論文(著作)名稱
|
作 者
|
刊物名稱,、出版時間
|
備 注
|
1
|
萬佛山摩崖立佛龕奉魚供養(yǎng)天考釋
|
賀玉萍
|
中原文物2008/3
|
中文核心
|
2
|
《法華經》主要文學特征及成因
|
賀玉萍
|
小說評論2008/5
|
中文核心
|
3
|
水泉石窟龍樹本行浮雕考釋
|
賀玉萍
|
佛教文化2008/5
|
中文核心
|
4
|
水泉石窟造像藝術分析
|
賀玉萍
|
洛陽理工學院學報2008/3
|
|
5
|
虎頭寺義邑造像的文化特征及其他
|
賀玉萍
|
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6
|
|
6
|
孟津謝家莊石窟開鑿時間及藝術分析
|
賀玉萍
|
中原文物2008/6
|
中文核心
|
7
|
古代詩學“無跡而神”的語言策略
|
涂承日
|
中州學刊2008/1
|
CSSCI
|
8
|
道家思想與“無跡而神”的詩學精神
|
涂承日
|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8/5
|
中文核心
|
9
|
論“無跡而神”作為詩學話語的歷史生成
|
涂承日
|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02
|
人文核心
|
10
|
北魏永寧寺佛塔高度考
|
曹頌今
|
社科縱橫2008/5
|
人文核心
|
11
|
馮玉祥追隨蔣介石“清黨”原因探析
|
張留見
|
蘭州學刊2008/8
|
人文核心
|
12
|
淺論河洛文化與客家文化的關系
|
張留見
|
論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8/1
|
|
13
|
《邊城》中的人性美
|
夏丙乾
|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02
|
|
14
|
畢淑敏小說中的死亡意象
|
夏丙乾
|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10
|
中文核心
|
15
|
像火一樣熠熠閃光——劉白羽散文火光情境
|
張銘
|
北京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8/02
|
人文核心
|
16
|
試比較崔鶯鶯與杜麗娘的異同
|
張銘
|
洛陽理工學院學報2008/8
|
|
序號
|
論文(著作)名稱
|
作 者
|
刊物名稱,、出版時間
|
備 注
|
17
|
大學語文課程教學理念與方法探析
|
趙雪瑩
|
洛陽理工學院學報2008/02
|
|
18
|
< <生死疲勞>>:對民間與歷史的另一種把握
|
徐紅妍
|
山東科技大學學報2008/3
|
|
19
|
論現(xiàn)當代辭賦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
|
張麗娜
|
濟南大學學報2008/1
|
|
20
|
略論北京望京地區(qū)韓國人與當地漢族居民的關系
|
張麗娜
|
當代韓國2008/9
|
中文核心
|
21
|
關于作動詞使用的外文字母詞規(guī)范的思考
|
張虹
|
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1
|
|
22
|
普通話輕聲發(fā)音機制教學方法探討
|
牛桂卿
|
洛陽理工學院學報2008/1
|
|
23
|
感悟“文明”
|
霍華民
|
北方經貿雜志2008/8
|
|
24
|
社會責任不容逃避
|
霍華民
|
中國企業(yè)報2008/6/20
|
|
25
|
一篇報道的學術思考
|
霍華民
|
中外企業(yè)家雜志2008/7
|
|
26
|
建設創(chuàng)新型高校的幾點思考
|
霍華民
|
北方經貿雜志2008/9
|
|
27
|
探析網絡評論“一語驚壇”的現(xiàn)實意義
|
霍華民
|
洛陽理工學院學報2008/2
|
|
28
|
揚雄《方言》聯(lián)綿詞初探
|
王彩琴
|
平頂山學院學報2008/6
|
|
29
|
文化震蕩及其對當代大學生心理行為的影響
|
夏云
|
成都大學學報2008/3
|
|
30
|
劉禹錫“天人交相勝”思想在其詩文中的體現(xiàn)
|
余艷
|
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8/5
|
|
31
|
統(tǒng)計歸納推理類型淺探
|
苑成存
|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8
|
人文核心
|
32
|
統(tǒng)計命題的檢驗及其邏輯分析
|
苑成存
|
洛陽理工學院學報2008/3
|
|
33
|
明代洛陽文人集團考補
|
扈耕田
|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2008/6
|
|
34
|
復社分社的數量指屬及事跡鉤沉
|
扈耕田
|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11
|
人文核心
|
35
|
河洛尋根文化的起源與形成
|
扈耕田
|
洛陽理工學院學報2008/3
|
|
36
|
對付國際反傾銷的營銷策略研究
|
丁惠靈
|
|
|
37
|
應用寫作
|
涂承日
|
大連理工出版社2008/8
|
教材
|
38
|
秘書學精要舉隅
|
張銘
|
中國出版集團現(xiàn)代教育出版社2008/8
|
專著
|
鑒 定 項 目
序號
|
項 目 名 稱
|
完成人員
|
任務來源
|
鑒定單位
|
項目水平
|
備注
|
1
|
揚雄《方言》用字研究
|
王彩琴
|
河南省社科規(guī)劃辦
|
河南省社科規(guī)劃辦
|
|
省級
|
2
|
《說文》不收的《方言》用字研究
|
王彩琴
|
教育廳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
|
省教育廳
|
|
|
3
|
河南省城鄉(xiāng)教育差別研究
|
曹頌今
|
教育廳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
|
省教育廳
|
|
|
4
|
方言與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研究
|
王彩琴
|
河南省社科聯(lián)
|
河南省社科聯(lián)
|
|
|
5
|
新時期河南文學的道家話語研究
|
劉保亮
|
河南省社科聯(lián)
|
河南省社科聯(lián)
|
|
|
6
|
河南省高校學生網絡素養(yǎng)現(xiàn)狀及教育對策研究
|
李 馨
|
河南省社科聯(lián)
|
河南省社科聯(lián)
|
|
|
7
|
洛陽旅游資源的整合問題研究
|
曹頌今
|
洛陽市社科規(guī)劃
|
洛陽市社科聯(lián)
|
|
|
8
|
河洛道家文化對閻連科小說影響研究
|
劉保亮
|
洛陽市社科規(guī)劃
|
洛陽市社科聯(lián)
|
|
|
9
|
揚雄《方言》連綿詞研究
|
王彩琴
|
洛陽市社科規(guī)劃
|
洛陽市社科聯(lián)
|
|
|
10
|
法律監(jiān)督在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
耿志強
|
洛陽市社科規(guī)劃
|
洛陽市社科聯(lián)
|
|
|
11
|
洛陽市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調查
|
王秋
|
洛陽市社科規(guī)劃
|
洛陽市社科聯(lián)
|
|
|
|
|
|
|
|
|
|
|
|
|
|
|
|
|
獲獎 成 果
序 號
|
成 果 名 稱
|
完成人員
|
頒獎單位
|
頒獎等級
|
備 注
|
1
|
揚雄《方言》字與詞的關系研究
|
王彩琴 華學誠 路廣 王智群 涂承日
|
省社科聯(lián)
|
二等獎
|
研究報告
|
2
|
“無跡而神”的審美研究
|
涂承日
|
河南省教育廳
|
二等獎
|
論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