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閱盡大千春世界,,牡丹終古是花王,。4月10日晚,,洛陽新區(qū)體育場載歌載舞,,賓客云集,,第30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jié)開幕式《花開中國》在此隆重舉行,。來自國內(nèi)外的各界賓朋和4萬余名洛陽市民歡聚一堂,,共同欣賞牡丹的國色天香,,我院兩千多名志愿者參加了此次大型文藝晚會。
我院和河南科技大學的4800余名志愿者,,身穿黑色文化衫,,脖圍絲巾,手持牡丹花傘和LED燈,,伴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在橫向140米,,縱向90米,總面積達14000平方米的巨型“牡丹”舞臺的花瓣中不斷變換自己手中的道具,,巨型“牡丹”頓時“動起來”,,呈現(xiàn)逼真的立體效果,看臺上的萬余名觀眾通過他們栩栩如生的表演,,欣賞到這朵巨型“牡丹”徐徐綻放的多個場景,。
開幕式晚會上,巨型“牡丹”和奔流“黃河”在LED燈和電腦的共同作用下披上“彩衣”,,整個舞臺呈現(xiàn)流光溢彩,、亦夢亦幻的迷人效果。晚會圍繞國際視野,、國家規(guī)格,、民族氣派、地方特色,、歷屆最好的整體目標,,重點突出一個主題——牡丹文化,叫響一張名片——牡丹花城,,唱響一首老歌——牡丹之歌,,體現(xiàn)一個特色——民族特色,共分為“序篇”“花禮·富貴”“花都·吉祥”“花會·和美”“花開中國”五個章節(jié),。根據(jù)河南民歌《編花籃》重新填詞的合唱與舞蹈,,中原韻味十足的《河南老鄉(xiāng)》,京劇名家于魁智的京劇演唱《國色天香》以及著名歌唱家蔣大為的《牡丹之歌》等精彩紛呈的節(jié)目輪番上演,,一段段蘊含河洛經(jīng)典的傳奇,,一首首帶有牡丹特色文化的歌曲,讓現(xiàn)場觀眾嘆為觀止的同時,,更感慨著“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亙古魅力,。
經(jīng)過一個月的辛苦訓練和連日來的緊張彩排,我院2000多名學生以最佳狀態(tài)投入到現(xiàn)場的表演,,成為此次開幕式上不可或缺的風景,。就在正式演出的最后一次集體吃盒飯時,一種不舍開始蔓延,,到處都在說“最后一次了……”“最后一次在體育場曬太陽了……”“最后一次四千多人一起吃盒飯了……”紛紛拿出手機拍照,,只為給自己留下這些美好的見證!
此外,,為做好《牡丹花都》《牡丹之歌》的伴舞工作,,我院舞蹈專業(yè)的演員把舞蹈房當成了家,視舞臺為戰(zhàn)場,,常常為了一個動作重復練習幾百遍,,臺上的幾分鐘讓她們傾盡汗水與辛勞,,場燈搖曳的剎那,盡顯天衣無縫,、無懈可擊,。
他們用如火的熱情讓青春風采貫穿全場,我院學子滿腔熱忱積極營造起歡樂祥和的牡丹慶典,,同時向全省人民展現(xiàn)了“洛理人”的良好精神風貌,。整場演出,充分展現(xiàn)了我院大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他們圓滿的完成了任務,,為開幕式的成功演出增添不可磨滅的色彩。
圖文:徐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