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4日至16日,第五屆漢代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在洛陽隆重召開,,會議由洛陽師范學院主辦,,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南開大學,、山東大學、蘭州大學,、廣西大學,、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鄭州大學等全國高校的100余位從事漢代文學與文化研究的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我院中文系趙棚鴿副教授提交論文并參會,。
會議共設(shè)兩漢文獻與文學,、兩漢經(jīng)學與文學、兩漢知識體系與文學認知,、兩漢文本傳承與文學形態(tài),、兩漢辭賦研究、兩漢史傳文學研究,、漢樂府研究,、洛陽與兩漢文學、洛陽與兩漢文化,、其他漢代文化與文學等10個議題,。
4月15日上午研討會開幕,與會嘉賓洛陽師范學院副校長趙海彥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李炳海教授,、首都師范大學趙敏俐教授、洛陽師范學院王建國教授分別致辭,。接著進行大會主旨發(fā)言,,共有6位學者分享成果觀點。下午大會分四組共舉行了八場專場研討,。17:30,,大會舉行閉幕式,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曹勝高教授主持,,四個討論組分別對會議期間各小組的討論進行了精彩總結(jié),,中國社會科學院陳君教授做了大會總結(jié)發(fā)言,,李炳海教授、王建國教授致閉幕辭,。
趙棚鴿老師會議發(fā)言認為,,《漢書》顏注與《文選》李注有同有異,原因各具,,如能互參并用,,對相關(guān)篇章的理解會更為準確。這一觀點得到與會專家的普遍好評,。
此次研討會充分展現(xiàn)了近年來漢代文學與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對漢代文學與文化研究的進一步深化與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