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醫(yī)藥衛(wèi)生界教育界委員時指出:“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薄啊笏颊n’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边@為高校進一步推動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指明了方向,。
為了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馬克思主義學院探索走出校園,、走進社會開展思政課教學,引導學生在親身感受身邊的巨大進步中,,以沉浸式體驗教學的形式在社會生活中講好“大思政課”,。
4月19日,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張璐帶領學生以“乘坐地鐵+現場參觀+思政課輔導”形式,,把黨史學習教育和思政課堂搬到城市建設一線,,讓學生們在沉浸式體驗教學中目睹洛陽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回顧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的艱辛歷程,,更加堅定地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洛陽地鐵1號線正式開通運營,,穿一線錦繡,連一城繁華,,跳動著城市文化傳承,、轉型發(fā)展、民生福祉最強勁的脈搏,。
當天午后時分,,師生們首站來到地鐵1號線牡丹廣場站。陽光透過巨幅玻璃牡丹畫照進地鐵站,,明亮而溫暖,。在車站大廳內,張璐“開講啦”,。
“地鐵1號線正式開通運營,,標志著洛陽成為中西部地區(qū)非省會城市中首個開通地鐵的城市。地鐵建設不僅創(chuàng)造了‘洛陽速度’,,還實現了‘洛陽地鐵洛陽造’,。就在剛剛,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克服下穿洛河的‘世界級’施工難題,,實現全線‘洞通’,,很快我們就能坐上2號線了?!睆堣吹拈_場白,,帶給大家滿滿的自豪感。
“地鐵開通運營,,不僅僅是交通出行選擇的變化,,更代表著新興生活方式的開始和城市建設品質的提升?!弊鳛橥辽灵L的洛陽人,,張璐回顧了洛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滄桑巨變。
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出行基本靠走”到改革開放后公共交通的起步發(fā)展,,特別是這些年,,和地鐵建設同步,古城快速路,、王城大道快速路相繼通車,,望朝嶺立交、唐寺門立交等拔地而起,,讓每一個洛陽人的獲得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張璐坦言,,每一項工程的背后,,都有披星戴月、攻堅克難的艱苦奮斗,,都是以人民為中心發(fā)展理念的生動體現,。
“1948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再克洛陽后給洛陽前線指揮部的電報》中寫道:城市已經屬于人民,,一切應該以城市由人民自己負責管理的精神為出發(fā)點,。” 張璐說,,洛陽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笆濉币詠?,市委市政府順應人民群眾對幸福宜居的新需求、新期盼,,從大交通到小游園,,從“樂道”到城市書房,把城市建設的“工筆畫”越畫越美麗,,讓“共享”理念直抵人心,。
從牡丹廣場站出發(fā)前往應天門站的途中,第一次乘坐地鐵的學生楊佳欣難掩激動之情:“如同又快又穩(wěn)又舒適的地鐵,,生活學習在美麗宜居的洛陽也是一種享受,。”
學生們表示,,這種沉浸式體驗教學,,現場感強,,極具親和力和感染力,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祖國的偉大,,增強了“四個自信”,堅定了理想信念,。
《洛陽日報》《洛陽電視臺》對我校以沉浸式體驗教學在社會生活中講好“大思政課”進行了報道,。
(圖片來源:洛陽廣播電視臺《百姓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