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開展的《跨越時空的100封信》活動被人民日報、人民網(wǎng)先后報道,。
報道鏈接:
1 人民日報 追思先烈 洛陽師生寫100封跨越時空書信 https://wap.peopleapp.com/atlas/6219157
2 人民網(wǎng) 追思先烈 洛陽師生寫100封跨越時空書信 http://henan.people.com.cn/n2/2021/0606/c378397-34763460.html
報道全文如下:
方志敏同志,,您好!我是……”“李大釗同志,,您好,!我是......”“敬愛的焦裕祿同志,您好......”近日,,河南洛陽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一封封“特別”的手寫信件引人注目,。它們的收件人,是一個個在中國共產(chǎn)黨波瀾壯闊奮斗史中踐諾初心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而寫信的,,則是該學院的教師、學生黨員,。他們用一封封跨越時空的信,,傳承紅色基因,讓更多的師生,、同學了解先烈事跡,,銘記先烈,感恩現(xiàn)代幸福生活,。
據(jù)洛陽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第七黨支部書記劉培中介紹,,隨著時光的流逝,為革命犧牲的共產(chǎn)黨員和仁人志士們的感人事跡,、傳奇故事正在被人們淡忘,,特別是青年群體,?!拔覀兊膶W生對革命先烈的認識,僅限于聽過名字和課本上了解的故事,?!眲⑴嘀姓f,“跨越時空的100封信”以100位黨員書寫100封跨越時空書信的形式,,向為信仰奉獻青春,、熱血和生命的100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人致敬。
“在通信網(wǎng)絡如此發(fā)達的今天,,寫書信具有特殊的含義,,一字一句一標點,,都飽含著熾熱的溫度,可以讓學生黨員靜下心,、沉下去,,讓黨史學習教育更加入腦入心?!眲⑴嘀姓f,,“希望同學們能在字里行間看到英烈們的鮮活形象,也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更好地珍惜生活,,傳承紅色精神?!?/span>
“您好,!我是洛陽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一名教師,王玉江,,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我懷著敬畏的心情提起筆,在歷史的長河的另一端寫下這封信,,在巍巍中華的盛世模樣里找尋漆黑夜幕里您那義無反顧的眼眸……”
“先輩們?yōu)楦锩瞰I了自我,,其偉大的革命精神令人敬佩,而背后‘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更是令人刻骨銘心,。我們青年一代應當化革命精神為青春動力,。”王玉江表示,,自己在寫回信的時候紅了眼眶,,因為信中流淌的是驚心動魄的故事,是一種革命先烈追求使命,、追求真理的真摯情懷,。
“81192,請返航,。王偉同志,,今年是您離開哨位的第20個年頭,祖國沒有忘記您,?!痹谠搶W院圖書館一方素凈的桌面,預備役士兵,、共產(chǎn)黨員張興旺整理好思緒,,緩緩鋪開信箋寫下他想對“海空衛(wèi)士”王偉說的話,?;叵肫鹱约阂苍站o鋼槍,,接替英雄的哨位,守護著英雄們誓死捍衛(wèi)的祖國時,,張興旺依然心潮澎湃,。
“盡管我已退出現(xiàn)役,但我還是一名預備役士兵,、一名共產(chǎn)黨員,,若有戰(zhàn)、召必回,,當有一天戰(zhàn)爭來臨,,我定會誓死為守護祖國而戰(zhàn)?!睆埮d旺告訴記者,。
“以前,都是通過課本和視頻學習英雄的事跡,,感覺很遠,,通過給他們寫信,我第一次感到,,我們的距離很近,,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新時代共產(chǎn)黨員的使命和光榮,我將以他們?yōu)榘駱?,書寫無悔青春,。”學生黨員劉力銘說,。
洛陽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姚紅梁表示,,“跨越時空的100封信”讓當代大學生用隔空對話的方式和先烈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點燃了一盞明燈,,成為了一種精神符號,。
“希望通過構建一個跨時空對話的渠道,透視歷史,、觀照現(xiàn)實,,以滿滿的莊重感、儀式感表達當代共產(chǎn)黨員對信仰者的敬意,、懷念與追尋,,努力做紅色精神的傳承者、起而行之的奮斗者,,在不斷的黨史學習教育中賡續(xù)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币t梁告訴記者,。
據(jù)了解,《跨越時空的100封信》在洛陽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微信公眾號“材料視界”已推出72封,,在該校上下掀起了一股黨史學習熱潮,。(通訊員 劉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