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術中心為了扎扎實實地“e服必應”項目實施,,推進能力作風的提升,結合目前的工作任務需求,,經黨支部研究,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成果,,扎實提高黨建質量,,不斷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走向深入。勇于擔當,,展現黨建的質量與成果,,時刻做好疫情之下的教育教學各項工作。進一步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立德樹人,在服務貫徹三全育人的理念,。
二. 建設目標
圍繞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基層黨組織這個目標,,開展系列活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學習和業(yè)務能力提高學習;開展“e服必應”和“安全保障500天”等崗位服務競賽,;依托校園網優(yōu)化服務流程,,開發(fā)服務APP模塊,提升對信息化應用服務依賴度,。
三. 預期成果
1.培育忠于教育事業(yè),、服務師生滿意、業(yè)務技術精湛的黨員群體,,初步實現“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的基層黨支部要求,;
2.探索適應信息化技術中心的服務保障模式,,為下一步智慧校園的服務提升奠定基礎。
四. 重點任務
圍繞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基層黨組織這個目標,開展系列活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學習和業(yè)務能力提高學習,;開展“e服必應”和“安全保障500天”等崗位服務競賽;依托校園網優(yōu)化服務流程,,開發(fā)服務APP模塊,,提升對信息化應用服務依賴度。
1.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責任人:劉慶偉)
加強學習管理,。把學習作為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完善自我,、提升能力的本質要求,,進—步健全完善有關制度,促進全員,、全面,、全過程學習,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科學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
嚴格黨組織集體學習和“三會一課”制度,,依托“學習強國”平臺抓好個人學習,,把學習考核作為重要內容列入年終工作考核。
2.服務能力方面(責任人:劉孟賀)
(1)加強專業(yè)技術人員引進,。需要人事處配合引進2-3名專業(yè)技術骨干人員,,解決網絡信息化服務、教育技術服務以及多媒體教室運維等人員嚴重匱乏的問題,。
(2)加強對人員的專業(yè)技術培訓,。每季度開展1-2次專業(yè)技術培訓,每月開展2次單位內部信息,、技術更新培訓,。
(3)對標國內標桿高校,深入信息化發(fā)展研究,,形成我校信息化建設特色,。到標桿院校調研學習,借鑒其優(yōu)秀模式和做法,。
3.作風建設方面(責任人:梁凱)
(1)以構建標準化服務流程為重點全面提升服務質量,。進一步優(yōu)化辦事流程,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流程再造,,完善網上辦事服務,,盡可能做到環(huán)節(jié)最少、時間最短,。在服務流程和工作質量方面,,全面推行“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
(2)全面推行“13710”工作機制和“AB角工作制”,,壓實工作責任。
(3)健全激勵機制,,強化服務育人理念,。以服務流程記錄中的數量和質量為基礎,建立可行的考核機制,,客觀公平地評價中心服務人員的工作質量,。以黨建“e服必應”活動為載體,,開展優(yōu)質服務競賽。
4.重點工作保障(責任人:李傳鋒)
(1)落實河南省智慧教學示范校建設要求,,推進智慧教室建設與應用。與財務處,、教務處,、質控中心等單位密切配合,細心協(xié)調各施工單位,,完成河南省智慧教學示范校建設文件對于本年度智慧教室覆蓋比例的要求,。
(2)基于全景支付一校通平臺優(yōu)化智慧應用場景。與財務處,、后勤處,、圖書館等單位密切配合,在全校范圍內推廣全景支付一校通智慧場景的應用,。
(3)構建智慧校園基礎環(huán)境,。通過整合現有的網絡應用服務和教學資源,完成年度智慧教室建設目標,,落實全景支付一校通的應用,,建設學校基礎數據中心,,全面構建智慧校園基礎環(huán)境,。
五. 有關要求
1.項目實施黨支部書記負責,有關責任人是重點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2.項目實施過程要結合中心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要結合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和文明校園建設。
3.通過多種途徑形式方法學習和創(chuàng)新,,開闊思路,,及時總結項目實施中的亮點做法,做好宣傳工作,。
4.做好有關文字材料和電子資料的收集整理,。
信息化技術中心直屬黨支部
2021年9月28日